欢迎访问本站!  
高等
教育
在职博士 在职联考 同等学力
MBA EMBA 工程硕士
网络教育 成人高考 自学考试
职业
教育
中职教育 高职教育 出国留学
职业资格 考试认证 注册入学
在线课件 在职研修 职校招生
中学
教育
高考频道 中考频道
高考课件 中考课件
民办学校 国际学校
公众
服务
学历查询 学历认证
考试通知 公示公告
就业指导 关于我们
 
教育要闻 more
学生犯错,可实施哪些惩戒?
苏北这三市教育发展方向定了,“十
江苏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高水平大学
教育部去年以来牵头办理千余件两会
高考时间“回归”!江苏语数外与全
学前教育如何才能更平衡?
8所高校“打擂台”解企业卡脖子难
江苏省人社厅厅长戴元湖:稳就业保
高校教师师德考核合格才可上岗
江苏省动员部署今年征兵工作
 
就业指导 首页>公众服务>就业指导
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建行杯”江苏省选拔赛暨“花桥国际商务城杯”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苏教高﹝2016﹞7号
各普通高校:
根据教育部《关于参加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精神,为展示全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平台,选拔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团队,经研究,定于2016年5月至8月举办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建行杯”江苏省选拔赛暨“花桥国际商务城杯”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省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拥抱“互联网+”时代,共筑创新创业梦想。
二、大赛宗旨
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三、组织机构
全国大赛由教育部与有关部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承办。全国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由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和湖北省省长王国生担任主任,有关部门负责人作为成员,负责大赛的组织实施。
省赛由省教育厅主办,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经信委、省人社厅、省商务厅、团省委等部门联合举办,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研究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委员会、省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南京工业大学承办。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等赞助。
成立省赛组织委员会,由省教育厅厅长沈健担任主任,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潘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和各举办单位相关负责人担任副主任,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张进明任执行主任(见附件1)。省赛组委会办公室由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研究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委员会秘书处牵头,办公地点设在南京工业大学教学事务部,下设秘书组、组织组、宣传组等,负责省赛组织、宣传等工作。
成立省赛专家委员会,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担任主任。由省赛组委会聘请行业企业、创投风投机构、大学科技园、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担任专委会委员,负责参赛项目的网上评审、现场答辩等工作,指导、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各高校每校可推荐5名业界专家进入专家库。
各校可根据实际成立教务部门牵头的相应机构,负责本校初赛的组织实施、项目评审和推荐等工作。
四、参赛项目类型和要求
(一)参赛项目类型
参赛项目要求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数字娱乐、企业服务等;
4.“互联网+”商务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旅游户外、房产家居、高效物流等;
5.“互联网+”公共服务,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6. “互联网+”公益创业,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非营利性创业。
(二)参赛项目要求
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
五、参赛对象
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及已获投资情况,大赛分为创意组、初创组和成长组,鼓励报初创组和成长组项目。
1.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但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2.初创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3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1年6月10日之后毕业)。
3.成长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3年以上(2013年3月1日前注册);或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3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含2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1年6月10日之后毕业)。
以创新创业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跨校组队的成绩列入团队负责人所在学校)。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指导教师不得超过两人。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可借用他人项目参赛。已获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赛区选拔赛一等奖但未获全国总决赛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仍可报名参赛,无需参加本年度江苏赛区选拔赛评奖;已获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得再报名参赛。
六、赛程安排及评审规则
(一) 报名组织(5月1日—5月25日)
校级初赛参赛团队须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cy.ncss.org.cn)进行注册报名,也可通过大赛APP(名称为“大创空间”)或大赛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任一方式进行注册报名。报名时间为2016年5月1日至5月25日。
(二) 高校审核(5月26日—5月31日)
各高校凭借全国大赛组委会统一创建的账号信息(用户名和密码,在省赛qq工作群共享文件中下载)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国赛管理系统,即可对照参赛条件对本校学生(含毕业生)注册报名的项目进行审核。
(三)校级初赛(6月中上旬)
各高校6月15日前完成校级初赛,校级初赛的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高校自行决定。各高校根据校级初赛成绩推荐参加省赛的团队,须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进行项目晋级等操作。博士授权高校每校推荐数不超过8支;硕士授权高校和一般本科高校每校推荐数不超过6支;独立学院和省级以上示范高职院校每校推荐数不超过4支;其他高职高专院校每校推荐数不超过3支,推荐的初创组和成长组项目之和不得少于推荐总数的50%。参与省级复赛的团队须通过学校管理员分配的账号信息(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管理平台(通过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http://jscx.njnu.edu.cn进行登录)报名并提交有关材料。各校管理员账号信息由省赛组委会统一创建分配,可查看校内报名情况,进行审核、筛选、查询、下载等操作。
(四) 省级复赛(7月10日前)
6月25日开始,省赛组织委员会参照全国决赛评审规则,利用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管理平台以通讯评议的方式,分为创意组、初创组与成长组3个大组若干个小组进行省级复赛,评选出110个三等奖和90个项目进入省级决赛。7月10日前完成省级复赛。
(五) 省级决赛(7月中下旬)
省级决赛拟定于7月中下旬在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举行。按参加国赛名额推荐若干个省赛一等奖项目晋级国赛。参加创意组现场答辩的团队须准备10分钟的陈述和5分钟的回答问题,参加初创组和成长组的团队须准备15分钟的陈述和10分钟的回答问题。各校通过省赛入选全国总决赛的团队不超过4个。
(六)全国总决赛(10月中下旬)。全国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入围全国决赛项目进行第一轮网上评审,择优选拔120个项目进行下一轮现场决赛,决出金、银奖。全国大赛组委会将通过“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为参赛团队提供项目展示、创业指导、投资对接等服务。各项目团队可以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查看相关信息。各高校可以利用网站提供的资源,为参赛团队做好服务,还可以通过腾讯微校(weixiao.qq.com/2016)提供的资源推广大赛。
七、奖项设置及奖励政策
(一)奖项设置及说明
1.省赛设一等奖若干个(按参加国赛名额确定)、二等奖6 0个左右和三等奖110个。各奖项分类、分组评定,高职高专类在各奖次中的获奖数不低于总数的30%。
2.省赛设最佳创意奖、最具商业价值奖、最佳带动就业奖、最具人气奖各1个。
3.省赛设高校优秀组织奖20个,其中高职高专不少于6个。优秀组织奖评定根据校级初赛组织情况和省赛获奖情况综合计算。
校级初赛组织情况根据各校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及大赛移动端报名的团队总数计分。报名团队数量达到规定数量的计30分,超过规定数量的每增加一个增计2分,最高总计50分。
省赛获奖情况根据各校团队在省赛中的获奖等次计分。获得一等奖的每个团队计10分,获得二等奖的每个团队计5分,获得三等奖的每个团队计3分,参加大赛未获奖的每个团队计1分。
4.设置优秀指导教师奖,省赛一等奖项目第一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获奖项目均颁发获奖证书或奖牌。
(二)奖励政策
鼓励高校对在校学生获奖的奖励不低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同等奖项待遇。
指导教师指导项目获一等奖的,可以认定等同于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实践教学),可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主要依据。
为最佳创意奖、最具商业价值奖、最佳带动就业奖、最具人气奖提供投融资对接、落地孵化等服务。组织省赛获奖选手参观花桥国际商务城和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园苏南分园。协助创业企业落户地方,争取地方的扶持资金。选择在昆山花桥落地孵化的,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支持。
八、大赛宣传组织及政策支持
各高校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要认真组织动员团队参赛,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做好学校初赛组织工作。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同时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积极推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省赛组织委员会将建立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管理平台,并在江苏教育网、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http://jscx.njnu.edu.cn)、江苏创业教育网(www.3idea.cn)等网站设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栏,邀请主流媒体及时宣传大赛活动情况。
省赛组织委员会将聘请法律、金融、创投等相关行业专家,为参赛创业企业和团队进行政策咨询服务及资源对接。
九、经费保障
大赛不收取报名费用。省赛的经费投入由省教育厅和南京工业大学共同筹措,引入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等社会资金赞助大赛各类奖项。
十、其他事项
1.各高校将参加省赛的团队材料在6月15日前集中寄送至南京工业大学教学事务部(南京市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邮编:211800),并组织学生登录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管理平台报名并提交有关材料。各校报送的材料应当包括每支参赛团队的推荐表(见附件2)(2份)、业界专家推荐表(见附件5)、推荐项目汇总表(见附件6)、学校联系人信息表(见附件7)(各1份)。
2.省赛QQ工作群为:540126993,请各高校指定1名工作人员加入该群,便于赛事工作沟通和交流。
3.大赛有关事宜,可与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南京工业大学教学事务部联系。
大赛组委会联系人:
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魏永军
   联系电话:(025)83335158
   电子邮箱:jshlwjds@126.com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北京西路15号,邮编:210024
南京工业大学教学事务部   马贺、钱静珠
联系电话:(025)58139180,58139187(传真)
电子邮箱:sj@njtech.edu.cn
地址:南京市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邮编:211800
 
附件:1.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建行杯”江苏省选拔赛暨“花桥国
       际商务城杯”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委员会名单
      2-1.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建行杯”江苏省选拔赛暨“花桥
       国际商务城杯”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意组项目推荐表
      2-2.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建行杯”江苏省选拔赛暨“花桥
       国际商务城杯”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初创组项目推荐表
      2-3.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建行杯”江苏省选拔赛暨“花桥
       国际商务城杯”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成长组项目推荐表
           3.项目商业计划书撰写提纲及注意事项
           4.各类商业(项目)计划书撰写注意事项
5.业界专家推荐表
6.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建行杯”江苏省选拔赛暨“花桥国
 际商务城杯”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推荐项目汇总表
7.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建行杯”江苏省选拔赛暨“花桥国
 际商务城杯”江苏 省第五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校联系人信息表
 
 
 
                               省教育厅 
                               2016年5月16日
版权所有:南京北辰之光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玄武大道699号徐庄苏园路6号6栋303  值班电话:025-86368489  邮政编码:210000
工信部备案名称:江苏学历网 备案号:苏ICP备11067966号-2 Copyright 2011 www.bcnj.cn All Rights Reserved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的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分享到:
赤同网络技术支持&Powered by eLooie.com